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6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349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张琪教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经验介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琪教授认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属本虚标实证,血瘀贯穿于本病始终。治疗肺心病不宜大剂量应用补气药,适当益气,升中有降;注重活血化瘀并贯穿治疗始终;利水消肿,主张中西汇参,衷中参西;并保持患者大便通畅,对缓解症状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有民主任仿《石室秘录·奇治法》治疗淋证,认为本病的治疗目的在于温肾阴,清膀胱湿热,疏肝理脾,行气活血。用原方加减治疗各种淋病,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炙甘草汤、四逆汤、四逆散、真武汤、枳实薤白桂枝汤、葶苈大枣泻肺汤、小青龙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为曾学文治疗心系疾病的常用方。曾学文主任认为其理法方药,阐述了张仲景心系疾病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心系疾病发病多因本虚标实,病位在心,"心动则五脏皆摇",可牵及肺、脾、肝、肾,本虚多以心气、心阳不足为主,可累及心阴,标实多以寒邪、痰饮、水湿、血瘀为主,"气、血、水"乃心脏疾病三步曲。  相似文献   
14.
脉痹是临床上的顽症,病程较长,缠绵难愈。张伯礼教授认为脉痹其病变部位在血脉,痰瘀互结蕴生浊毒是贯穿本病始终的重要病理因素,治宜清热解表、泄浊祛瘀,并当分期辨证,随证加减。  相似文献   
15.
章真如主任医师注重研究“阴虚”,并提出“阴精为人生之本”“阴虚为百病之因与果”和“滋阴为临床治疗大法”等学术观点.强调阴虚胃痛是多种原因导致胃阴不足,不能濡养胃腑融化水谷,而致受纳、熟腐水谷的功能失常,胃气通降不利而发.临床活用张仲景的“麦门冬汤”,叶天士的“叶氏养胃汤”,吴鞠通的“益胃汤”滋阴养胃.并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自拟香砂益胃汤治疗阴虚胃痛.  相似文献   
16.
章亚成教授认为,恶性淋巴增殖性疾病(MLPD)的治疗在于使原本失衡的阴阳气血重新恢复动态平衡,患者表现出的顽固性盗汗也可理解为相同病因病机所生,应同样以“和法”为基本治疗原则.对于MLPD且顽固性盗汗的用药,强调在辨证的基础上使用较平和的药物以纠其偏,如对于营卫不和之证,选用桂枝配白芍,一散一收,调和营卫;对于血瘀之证切不可盲目选用攻利破瘀之品免伤正气,而以和血为上;对于邪热之证,不可过用寒凉之品伤及阳气,而应透热固表,佐以清热,选药以药性平和为先.  相似文献   
17.
总结张士卿教授以虚实为纲辨证论治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经验。张教授将小儿厌食症分为虚证(脾失健运、脾胃气虚、脾胃阴虚)、实证(乳食积滞、痰食互结、肝胃不和)和虚实夹杂证(脾虚肝旺、脾虚痰浊),指出虚证应注意运脾和胃、健脾益气养阴,实证应消食化积、化痰、疏肝理气,虚实夹杂证在补脾益气的同时,还应理气化痰。附案例1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浙江省名中医张永华教授应用半夏类方治疗不寐的临证经验,提高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跟师学习,记录和整理张永华教授运用半夏类方治疗不寐的医案,结合相关古籍资料及现代文献研究,研究半夏类方所主不寐的病机、半夏体质的主要特征以及半夏类方的应用,最终分析总结张永华教授运用半夏类方辨证治疗不寐的临床经验,并通过验案佐证。[结果]张永华教授认为,不寐的病机与中焦不畅、阳不入阴有关,而半夏具有化痰降逆、通利中焦等功效。通过配伍,半夏秫米汤、半夏枯草煎、半夏厚朴汤、黄连温胆汤、半夏泻心汤等半夏类方可通过化痰降逆、通利中焦、调和阴阳,发挥治疗不寐的效果。所举医案,患者为胆胃不和、痰热中阻之不寐,治以理气化痰、清热安神之法,依次以半夏类方黄连温胆汤及黄连温胆汤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效果明确。[结论]张永华教授运用半夏类方药辨治属半夏体质的不寐疗效显著,经验值得临床传承及推广学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张锡纯从脑论治痿证的思路与特色。[方法]从中医文献整理、研究的角度,对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从脑病角度论治痿证的相关论述、医案、具体药方进行系统分析,归纳和总结其痿证论治思路和特色。[结果]张锡纯汇通中西,以“肢体痿废”一症立论,结合现代医学对脑病的认识,创造性地提出脑贫血、脑充血两种病因均可导致肢体痿废,在此基础上以传统医学宗气不足、精髓不充、脏腑气血大热的观点诠释二者病机,立益气引血、镇肝熄风大法,创干颓汤、镇肝熄风汤、建瓴汤等,大大扩展了痿证的治疗思路。[结论]张锡纯衷中参西,从脑病角度论治痿证,对痿证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于今日临床启发尤多。  相似文献   
20.
[目的]阐发细辛宣营功效在经方配伍中的体现。[方法]追思传承,运用文献分析的方法,搜集整理《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等中医药经典对细辛的阐述,通过分析张仲景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运用细辛的情况,选用以当归四逆汤为代表的经典方剂,从经方的配伍应用中探讨细辛宣营的特点。[结果]在以历代医家对细辛的认知基础上,仲景在经方的配伍应用中对细辛宣营之功的运用分为四方面:第一,细辛可宣营而散寒解表,如当归四逆汤;第二,细辛可宣营而温化水饮,如苓甘五味姜辛汤;第三,细辛可宣营而通阳行痹,如三黄汤;第四,细辛可宣营而和血安胎,如白术散。[结论]细辛在经方的配伍应用中宣营之功体现为四方面,即散寒解表、温化水饮、通阳行痹、和血安胎,虽为辛热之品,只要合理搭配,即可宣营且不伤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